支持拖輪取得CCS智能航行(N)、智能機艙(M)、智能能效(E)、智能集成平臺(I)四個智能船舶附加標志。
目前,智能化系統已取得全部CCS型式認可證書和產品證書,并在國內首艘綠色智能串聯式混合動力港作拖輪“廈港拖30”上實船應用。
產品展示
N 智能航行系統取得CCS規范中智能能效符號'N'
配備了先進的分布式全景視覺系統,具備自動日夜切換功能,可以對1海里范圍內的目標進行檢測、識別、跟蹤。基于AIS、航海雷達、視覺、毫米波雷達信息可對海上目標進行探測與識別,并進行三維場景實時重構。
自主靠離泊輔助:利用配備的8個毫米波雷達,對岸基進行識別與本船運動參數進行測來測量,碼頭靠離泊定位精度<0.5m,靠離泊速度監測精度>0.1m/s。
M 智能機艙系統取得CCS規范中智能能效符號'M'
通過對機艙內柴油機、發電機、電池組、電力系統、電動機、推進系統、離心泵、壓縮空氣系統等機艙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和采集,根據數據采集系統收集的數據,基于設備熱力學參數、動力學參數和油液參數分析評估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、健康狀態,根據分析與評估結果對設備異常運行狀態進行報告,并為船舶操作和檢修提供輔助決策。整個智能機艙系統大約提供350個實體傳感器、400種數據采集、650種報警信息以及64路震動監測。
E 智能能效管理系統取得CCS規范中智能能效符號'E’
通過與外部系統通信采集主要耗能設備、監測設備、耗能設備燃料計量裝置、航行設備的狀態數據,實現能效相關數據的采集與管理,對船舶能效、能耗等相關技術指標進行分析計算,實現船舶能效、能耗的在線監測和綜合評估,實現對能效、能耗異常狀態的報告和報警,并在此評估和分析結果的基礎之上,為船舶能效管理提供輔助的決策建議。
I 智能集成平臺系統取得CCS規范中智能能效符號'I'
智能集成平臺是統一的數據集成平臺,具有開放性和跨平臺性,支持智能航行、智能機艙和智能能效管理功能。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,具有模塊化、標準化和可擴展的特點。該平臺由硬件和軟件組成,硬件設備包括服務器、交換機、防火墻、顯示設備和攝像機等。